-上半年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经鼻内镜成功治愈三例脑膜脑膨出患儿,复诊随访患儿恢复良好,家长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6岁的小男孩田田(化名)3年前有头部外伤史,近2年内因反复化脓性脑膜炎住院治疗,期间田田时有头痛,偶尔流清水样鼻涕。近期田田再次因化脓性脑膜炎、脓*症住院治疗。细心的樊孟耘主任发现田田低头时水样涕便增多,进行化验后发现“水样涕”竟然是脑脊液。结合影像学检查考虑田田为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有手术探查的必要。
为了保障手术的安全顺利,团队在科主任樊孟耘的带领下,进行科内讨论,并积极组织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影像科、手术麻醉科进行多学科会诊讨论,完善围手术期准备事项,模拟手术过程,讨论可能出现的困难及处理措施,最终决定采取微创术式—经鼻内镜颅底病变探查及颅底修补术。婴幼儿及儿童由于体质小,抵抗力低、鼻腔窄、筛蝶窦发育不完善,经鼻颅底手术操作空间狭小,手术难度大,这都是对于我们的挑战。在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病情及手术方案后,年9月27日由樊孟耘主任主刀,在麻醉团队的保障下,历经4小时的努力,终于找到了田田反复头痛感染的病因——脑膜脑膨出(筛骨型),在内镜下成功进行了脑膜脑膨出切除并颅底修补手术。术后病理回报为:脑膜脑膨出。随访至今1年7月,田田头痛、流请水涕等症状完全消除,颅底病变切除修复部位愈合良好,未再有脑膜炎复发。
鼻窦CT(标示为外伤颅骨骨折伴脑膜脑膨出处)
鼻内镜所见(标示为术中脑膜脑膨出部位及修补后术区)
无独有偶,科室还收治了因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就诊的2月的宝宝和11岁的果果,果果曾有2次化脓性脑膜炎病史。经鼻内镜、MRI、CT等检查及术后病理证实,诊断为先天性脑膜脑膨出(筛骨型、蝶咽型)。均经鼻内镜行脑膜脑膨出切除并颅底修补手术,手术成功。随访至今超过半年,鼻塞、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均消除,未有脑膜炎复发。
术前鼻窦CT三维重建(标示为先天颅骨管状缺损)
术前MRI(蝶咽型脑膜脑膨出,标示为膨出的脑膜脑组织)
鼻内镜检查见鼻咽部新生物
手术进路示意图
手术切除的膨出物及术后病理结果
鼻窦CT(术后6月,箭头所指为修补区)
脑膨出系一部分的脑膜、脑组织及脑脊液,通过颅裂疝至颅外而形成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约为1/活产婴儿,男多于女,目前多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期因神经管闭合不全所致。
分型
脑膨出可分为先天性、外伤性和自发性;依据其膨出内容物可分为三类:1.脑膜膨出2.脑膜脑膨出3.脑室脑膜脑膨出;根据临床上膨出部位,分为颅底型、囟门型及枕后型,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有关的主要为颅底型。颅底型脑膨出的发病率低(发病率约1/3—),膨出部位较为隐蔽,早期诊断较困难,易漏诊误诊。
脑膨出示意图
临床表现
常见为持续或间断鼻流清水,反复发作脑膜炎,鼻塞,鼻内肿物;但因位置隐匿有些病例直至出现脑脊液鼻漏,反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才被诊断。
诊断
MRI及CT扫描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鼻咽部内镜检查对明确颅底型脑膨出是必要的;颅底型脑膨出部位隐匿,可行MRI和CT扫描及重建,为手术方案提供指导。
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以开颅或鼻颅联合人路为主,并发症多,创伤大,成功率约70%~80%。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鼻内镜手术已成为治疗颅底型脑膨出的首选方案。此法微创,入路简单、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约90%,可重复操作。
经鼻内镜颅底手术及手术器械
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内镜鼻颅底外科领域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为此类患儿带来新的福音。
推文创作●图文: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编辑排版:*办
战疫一线点击浏览▼1、心思缜密,不打无准备之仗——医院感染性疾病门诊主管护师屈妍杰
2、一篇来自疫区的日记:“儿子,妈妈厉害么”
3、“我是*员,一定要去!”
疫情防控点击浏览▼1、儿医旗帜飘扬在战“疫”一线
2、全方位预防隔离措施保障急诊患儿顺利手术
3、众志成城全力备战——安保部开展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疫情科普点击浏览▼1、致广大患儿家长朋友们的温馨告知
2、关于新型冠状病*肺炎你知道吗
3、疫情当前,婴幼儿家长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