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好处与坏处
蒲公英一种最普遍不过的草本植物,然而这一种最普遍的植物却对人体有着很多益处,蒲公英别名谷谷丁、婆婆丁、黄花苗、黄花地丁、奶汁草等,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着蒲公英于菜部,谓:“地丁,江之南北颇多,它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似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蒲公英可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在民间还用于治疗疮毒、脑膜炎、流感、肝胆病。
有些人把蒲公英用于泡茶,使用时干燥的根或叶子切细,用开水浸泡即可,色淡黄、无味。别以为这只是一类小小植物,其中却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强化肝脏的作用,还能降低胆固醇。并且利尿作用也很强,在医学上适用于水肿病人饮用。但是也需要根据医生建议之后方可执行。除此之外,它还能解除消化不良和便秘,清净血液,促进母乳的分泌。不仅能帮助预防缺铁引起的贫血症,而且它的大量钾成分还可以和钠一起共同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并使心率正常;含有丰富的蛋黄素,可以预防肝硬化,增强肝和胆的功能。
蒲公英为全株含白色乳汁的菊科多年生草本野生植物,还被称为中药材中八大金刚之一,它不仅是一种高营养绿色保健食品,现如今广泛应用医药行业,其食用部分为嫩苗或嫩叶,经过洗净后可生食或炒食、做汤、凉拌均可。蒲公英以全草入药,药效极其广泛,赢得世人的喜食。
近年,随着对蒲公英的开发利用价值的深入研究,由过去的度荒野菜变成了人人喜爱的美味佳肴。尤其在医疗保健中,引起了医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的重视。国家卫生部已经将蒲公英列入了药食兼用的品种之一,第一批医用保健品也随之出现,加上在传统中药上的应用,蒲公英的巨大经济价值正在充分体现。
但是也需要注意:蒲公英的性能比较寒凉,长期应用会出现脾胃虚寒,使食欲下降、体质变弱,特别是女性和老年人、小孩,经常应用可以使免疫力下降出现相关的疾病。长时间喝蒲公英也会出现过敏反应,特别患者会表现为荨麻疹、全身瘙痒等,严重的话会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血压降低等。过度使用会降低血压,所以不适合低血压的人。混合冲泡时要花较多时间,约需5分钟。蒲公英虽然对人体非常有益,但是需要慎用不可盲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