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10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WHO)紧急委员会表示,年冠状病*疾病(COVID-19)疫情距离结束还很遥远,并呼吁研究新一代疫苗来长期控制这场疫情。疫苗作为防控传染病最有力的技术手段,是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最有效措施。目前,国内对于新一代疫苗的研发进展如何?有哪些几代亟待解决的挑战?
带着这些问题,VacCon组委有幸采访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实验室负责人,寸韡博士。
寸博士长期从事疫苗研发,先后主持低热原脑膜炎奈瑟菌疫苗、DNA疫苗和新型冠状病*协同疫苗的开发,在疫苗开发领域有着非常资深的经验。
VacCon组委:目前新冠病**株变异十分迅速,您认为哪些是决定新冠疫苗有效性的重要因素?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还将有哪些新的突破方向?
寸博士:
疫苗在现实世界对疫情的压制性防控能力,是衡量疫苗有效性的金标准。现有新冠疫苗对于降低新冠病*感染后的重症率发挥了有目共睹的作用,但是,即使是在接种比例非常高的国家和地区,新冠疫情仍然出现了波浪式的反复,*株的变异也十分迅速,这种现象提示了现有疫苗对于完全控制新冠疫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决定新冠疫苗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应该是疫苗能进一步达到降低甚至是消除新冠病*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传播的能力,而不仅仅是预防重症的能力,这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的变异速度。当然,免疫缺陷人群的感染、人类和动物之间的跨物种传播,也是针对病*突变研发新冠疫苗需要考虑的因素。
目前来看针对变异株的疫苗研发,最重要的一个突破方向可能是如何诱导长效的保护性免疫力,历史经验显示,优化免疫程序是针对特定人群达到疫苗长效免疫的一个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新冠疫苗研发的紧迫性,针对免疫持久性的优效免疫程序未能进行系统比较,大量人群就已经接种了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的疫苗,再加上新冠疫苗接种者年龄等因素的多样性,免疫程序的优化更加困难,更实际的突破方向可能还是对变异株疫苗组分的优化,来提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此外,如果选择进行多次反复接种,如何在保持疫苗有效性的同时,降低疫苗的副反应,也是减少疫苗犹豫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VacCon组委:前段时间印度紧急授权批准了全球首款新冠DNA疫苗“ZyCoV-D”,这是全球第一款DNA新冠疫苗,也是全球第一款DNA疫苗。与RNA疫苗相比,DNA疫苗的独特优势有哪些?在您看来,DNA疫苗的发展前景会是怎样的?
寸博士:
DNA和RNA疫苗均属于核酸疫苗,都能引起显著的细胞免疫。
与RNA相比,DNA的独特优势首先体现在制备工艺简单,储存稳定和运输方便,这个特点可以增加疫苗在人群的可及性。其次,DNA疫苗不需要脂质分子的包裹和输送,就可以被细胞自然吸收,因此过敏反应等副反应比例显著降低。此外,mRNA疫苗自带诱导炎症反应的能力,而DNA疫苗诱导炎症反应的能力非常弱,从减少副反应的角度来看,DNA疫苗更优秀,但是对于诱导免疫反应的能力来看,mRNA自带佐剂效应的特性增强了免疫效果。
DNA疫苗的发展首先得克服公众的误解,说句玩笑话,DNA疫苗整合到基因组的能力是经常被提到的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当前,DNA疫苗在我国的临床研究还比较少,在国外已经开展了数百个临床研究。经过大量的非临床和临床试验,已经显示了DNA疫苗具有非常好的安全性,体内检测不到DNA疫苗在宿主细胞的整合现象,即使存在低于检测下限的整合假设,其整合效率也低于自然突变率,更低于DNA病*感染人体后的整合效率,世界首款人用DNA疫苗在新冠疫情中获得紧急授权使用,将为DNA疫苗的人体使用提供更充分的安全性数据支持,DNA疫苗的进一步发展还是需要克服体液免疫反应较弱的困难。
VacCon组委:您在DNA疫苗技术与产品研发中有着丰富经验: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大型DNA病*基因组进行高效改造的技术,该技术将显著推进大型DNA病*疫苗以及基因治疗病*载体的研发速度。您也将在VacCon论坛上分享新型冠状病*协同疫苗,其技术优势以及保护效力如何?应对新冠病*变异株,您认为如何建立真正有效的免疫屏障?
寸博士:
DNA和重组蛋白的协同免疫是一种全新的免疫方式,它起源于卢山教授提出的DNA和重组蛋白异源序贯免疫的“prime-boost”策略,将相同抗原以两种不同的形式进行“多元免疫”,巧妙地用蛋白弥补了DNA免疫原性不足的缺陷,同时DNA疫苗诱导的细胞免疫增加了蛋白诱导免疫反应的持久性。两者的协同使用没有带来额外的安全性问题,还简化了免疫程序,两者协同使用的效果好于单独的重组蛋白疫苗或DNA疫苗,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攻*试验中多次表现出了高水平的、较长时间的抗感染免疫效果。
应对新冠病*变异株,要建立真正有效的免疫屏障,目前还为时过早,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等待。一方面取决于新一代新冠疫苗是否能够产生持久有效的抗感染免疫力,另一方面取决于新冠病*在持续进化过程中能否保留一个或几个稳定的免疫保护识别表位,即形成稳定的血清分型,那时人类建立真正有效的免疫屏障还是有希望的。
VacCon组委:最后,想请您分享下,目前您和您的团队对于新一代抗病*疫苗的研究进展如何?未来,将展开哪些探索研究与转化?
寸博士:
目前,我们团队和卢山老师的研究团队正在合作完善新冠病*重组蛋白和DNA协同疫苗的研发和转化,由于是一种新型的疫苗形式,疫苗的组分配方和免疫程序,比单抗原使用要复杂,与“prime-boost”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虽然当前协同疫苗的使用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但仍有进一步提高的发展空间,这方面研究积累的经验,我们希望在未来可以推广到其它重要的、困难的病原体疫苗研究中。
VacCon组委:非常感谢寸博士的精彩分享!敬请期待寸博士在VacCon会议现场带来更多新一代抗病*疫苗研发经验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