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初春,乍暖还寒。当下正值各种感染发热性疾病高发时段。家中的宝宝面临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困扰。发热是宝宝患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儿科医生每天面临最常见的问题。医院靖州院区儿科主任佘远凤曾接诊1周岁小宝宝东东,平时东东被家人倍加呵护少有生病,刚过了周岁生日即出现了发热,一家人丝毫未敢怠慢,发热不足48小时已喂了6次退烧药,但还是反复发热。家人带着东医院,佘远凤主任查看东东体温38.6°C,精神反应不差,翻阅前两天就诊病历和血常规,用的风寒感冒中成药和备用退热药。经仔细体查判断东东符合一般普通病毒性感冒,佘远凤主任耐心细致地给东东家人作了健康宣教,化解了他们的焦虑,并交代他们回家后继续做好护理观察,勤喂温热水,无需更换用药,不是高热无需频繁使用退热药,2天后小宝宝体温正常不再反复,病情痊愈。
今天佘远凤主任医师跟大家聊聊宝宝发热的那些事儿。
发热不是疾病,只是多种疾病的一种表现。正常人体温保持恒定受大脑神经系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控,通过神经、体液因素使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当机体因致热原作用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产热过多、散热过少,从而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即称为发热。
发热儿童病情危险性评估采用交通信号灯标志,根据是否存在相应的症状及体征来识别并确定危险程度。
“红区”为高危,发热儿童只要存在该区任何一个症状或体征,即属于高危;“黄区”为中危,存在该区任一症状或体征,而无“红区”任一表现;“绿区”为低危。处于“绿区”的发热儿童可在家中护理,但需了解何时需要进一步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黄区”的临床表现,应尽快就诊;如果发热儿童存在“红区”的临床特征,应立即就诊。
哪种情况会“烧坏脑子”
发热也是机体与疾病做斗争,为了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活性及酶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加速,从而提升机体抵抗病毒细菌的能力。
但持续高热,亦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使机体耗氧量和能力代谢增加,影响消化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等负面影响;如果体温达到了超高热,即体温超过41°C以上且持续时间长就有可能导致脑细胞蛋白质发生高温变性,进而发生我们说的“脑子烧坏”。但是在一般的发热性疾病中很少会出现这么高的发热情况,因为发热是能够被我们人体自主调控,没有非常特殊原因一般不会出现超高热的情况。
社会上广泛传说地感冒发烧“烧坏脑子”的说法是咋回事?
虽然有些宝宝的体温没有达到超高热,但是他自身的原发疾病就在于大脑本身而使大脑遭受损害。比如各种脑炎、脑膜炎、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发热时出现了抽搐即热性惊厥对大脑有什么危害
热性惊厥大多发生在3个月~5岁儿童,一般在发热初期或体温快速上升期出现,一般发作持续时间不超过15分钟,要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引起惊厥的任何其他急性病。目前尚无热性惊厥引起脑损伤的证据,总体预后良好,95%以上的热性惊厥儿童日后不会患癫痫。
应对孩子发热的策略
退热治疗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发热孩子的舒适度,对于疾病病程并没有多大影响。
临床上一般低度发热,活动力好,无需紧急退热处理,有助于医生了解病情,做出正确诊断;但针对高热尤其有可能引起惊厥或既往有热性惊厥史的孩子,应尽早予以退热处理。根据发热评估的结果,结合原发病,应对孩子发热可参照以下策略。
1.物理降温:非药物退热以改善舒适度为目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及小婴儿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
2.药物降温
物理降温无效时,选用药物降温。儿童退热药应选用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副作用少的药物,常用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不推荐安乃近吲哚美辛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退热药应用于儿童;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常规应用于退热治疗;退热剂不能预防热性惊厥,应避免过频或几种退热药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一般建议腋下温度38.5°C使用退热药。
3.遇上发热并发惊厥沉着冷静应对,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4.如果孩子状态较差,高热不退则需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以便医生评估孩子病情的严重级别,调整治疗方案。
5.焦虑的情绪只会成为治疗的阻碍,家人们也不应该因为宝宝一时的生病相互埋怨、指责,大多数小儿急性发热为急性病毒性感染,为自限性过程,无需抗生素抗病毒等特殊药物治疗,多数宝宝通过精心护理会很快康复。
科学育儿,轻松生活,助力每一个天使宝宝健康成长。
作者:佘远凤医院靖州院区儿科主任主任医师